首页
搜索 搜索

也谈“愧疚诱导”

    2022-12-15 23:23:2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薛元箓

“三联”有篇文章,叫“中国式家庭,孩子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愧对父母?”其中说到,来自父母的“愧疚诱导”,常使子女有负罪感。比如“如果没有你,我至于活得这么累吗?”就是“愧疚诱导”的经典句式。

仔细辨析这句话,大约存在着如下误解:

其一,决定父母累不累,是否取决于有没有“你”?依笔者之见,此处的误解,源自父母对自己和子女之间主客体关系的误读,即父母是主体,子女是客体,主客体之间不是平等关系,客体具有天然依从主体的义务。“累”,是客体履行依从义务时主体所相应付出的代价。这个出发点当然是错误的——任何一种家庭关系中,平等都是首要的前提。同时,父母之累,完全不是子女强加于父母的道德责任,更不是子女依从父母的讨价还价的价码,而只能是父母对子女天经地义的生物性行为。简单说,“累”,不具有前提性,也不可消解和转移;

其二,这句话的诘问句式,说明在它脱口而出时,父母和子女之间,已经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诘问具有非理性性质。如果转换情境,“累”又完全可以置换为“爱”,成为父母和子女亲密关系一体两面的表达方式。所以,作为心理学视角的“愧疚诱导”,也无须变成子女的日常认知。毕竟,在父母和子女关系中,紧张状态不是常态,和睦、融洽、亲密才是主流。正如这句话的“如果”式开头,因为根本不存在“如果”,所以它只能是气话,对于父母和子女关系的质量,并不具事实上的伤害。

手头在看一本书,叫《愧郯录》,作者是岳飞的孙子岳珂,所记多为宋代典章制度。郯指郯子,当年孔子就是向他请教的三代旧典。愧郯,是岳珂借以自谦的说法。

对八竿子打不着的郯子尚示以愧意,可见愧文化由来已久。而愧的含义里,谦恭和自省都是历来推崇的好品格。以此观今,愧文化正日渐式微,而保存其遗留的,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孝道传统中。“愧疚诱导”虽然有离间父母子女关系之嫌,但辩证来看,愧文化的积极属性若能借孝道而复萌,也不失为得之桑榆。何况,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里,愧疚本不意味就一定是单向的,就像“如果没有你,我至于活得这么累吗?”的句式,需要愧疚和反省的,反倒是父母更多一些。

X 关闭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邮箱:93 96 74 66 9@qq.com

太平洋美容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Copyright © 2021 by www.meirong.eej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