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2022年报:主力产品价格下行,盈利承压不挡公司扩产步伐_每日聚焦
4月20日晚间,合盛硅业(SH603260,股价78.90元,市值932.76亿元)公布了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236.57亿元,同比增长10.62%,净利润51.48亿元,同比下降37.39%;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28亿元,同比下降10.35%,净利润10.03亿元,同比下降51.11%。
合盛硅业是工业硅(即金属硅)、有机硅双料龙头,主要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年报显示,2022年,受行业新增产能陆续投产、终端地产行业低迷等因素影响,公司利润表现下滑。对此,合盛硅业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及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利润减少。而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系销售价格下跌所致。
工业硅、有机硅价格下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年报显示,2022年上市公司有机硅销售收入为130.26亿元,占全部主营收入的55.36%;工业硅销售收入全年为102.85亿元,占全部主营收入的43.71%。
百川资讯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金属硅421(云南)均价为1.8万元/吨,环比下跌13%,同比下跌18%;有机硅DMC均价为1.7万元/吨,环比下跌4%,同比下跌48%。目前金属硅421(云南)和有机硅DMC产品价格已分别跌至1.63万元/吨、1.55万元/吨。
成本方面,合盛硅业2022年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主要原材料中,2022年矿石平均价格同比增长14.26%,石油焦平均价格同比增长51.02%,硅厂煤平均价格同比增长35.34%。
销售价格下跌,成本上升,而行业竞争却在加剧。据SAGSI预计,2022年聚硅氧烷国内消费合计约150余万吨,全球有机硅市场加速向我国集中,截至2022年底,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约729万吨,其中70%产能分布在我国12家企业。随着国内新建产能释放,有机硅产品价格进入周期性高位回调,同时受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动荡,有机硅短期需求增速放缓。
国金证券认为,有机硅已经跌破行业成本线,电价较高地区的金属硅企业也较难盈利。合盛硅业业绩阶段性承压主要源于产品价格的回落,但依托自身较强的成本优势仍然彰显了一定的韧性。二季度开始随着多晶硅新产能的陆续投放和有机硅下游需求的逐渐修复,后续行业供需有望边际改善,从而推动产品价格底部回暖。
工业硅方面,由于下游光伏行业的火热,多晶硅用工业硅需求增长。合盛硅业表示,2022年我国工业硅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供应大幅增加,需求持续增长、价格重心整体上移。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截至2022年底,国内工业硅有效产能420万吨/年,全年产量325万吨,同比产量增加55万吨,行业头部企业集聚效应愈发明显;多晶硅行业需求量保持大幅增长,2022年多晶硅行业工业硅消费量97万吨,光伏行业的发展无疑是拉动工业硅需求最主要的推动力。
扩张进入光伏组件、玻璃领域
截至2022年底,上市公司拥有122万吨工业硅和133万吨有机硅(按单体计算)产能,还有云南一期40万吨金属硅项目在建,同时新疆基地20万吨硅氧烷项目预计在今年二季度投产。
华安证券认为,上市公司近些年在上游工业硅和有机硅产能上持续扩产,目前工业硅和有机硅产能均具备绝对优势,未来重点发展硅基下游新材料。上市公司在工业硅传统下游领域发展高强度硅铝合金;在光伏产业链,研发布局光伏硅胶、碳纤维保温材料,在一体化布局优势下完善光伏产业链。
特别是光伏产业链,成为合盛硅业产能扩张的重点。4月20日晚间,合盛硅业宣布扩产计划,建设“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年产20GW光伏组件项目)”“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作项目”“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三大项目投资金额合计425.86亿元。
事实上,光伏产业链选择一体化布局的企业并不少,隆基、TCL中环、晶澳等行业龙头纷纷进行垂直一体化布局。今年1月,隆基绿能(SH601012,股价37.44元,市值2838.52亿元)宣布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今年4月,TCL中环(SZ002129,股价42.90元,市值1387.30亿元)披露可转债发行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8亿元,用于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和25GW的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
面对一体化布局领域激烈的竞争,合盛硅业公告认为,公司此前主要从事工业硅、有机硅的生产、研发、销售,虽然在光伏组件领域、光伏玻璃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但后续在团队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光伏行业整体将由规模和成本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竞争,公司还可能面临光伏行业政策及市场环境变化、需求增长缓慢、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国金证券认为,上市公司作为国内硅基材料巨头,完成新能源下游一体化布局后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但考虑目前金属硅和有机硅价格均处于底部,行业盈利仍待修复。
每经记者 朱成祥 每经编辑 杨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