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新农人返乡“卖菜”,用新理念带动乡邻增收致富
【资料图】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越来越多“新农人”活跃在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的大舞台上,展现奋斗者风采。罗目镇龙凤村就有这样一位“新农人”杨一,从浙江省义乌市回到家乡创业,将电商销售推广经验带到了农村,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村两委一起探索出一条“电商+农产品”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3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罗目镇龙凤村的“锦秋水果生鲜”电商平台,种植户们正在从农运小货车上搬下一筐筐刚从田间地头收获的新鲜藠头,平台负责人杨一则在一旁称重、登记。
说起平台给村民们带来的好处,廖林村村民鲁玉明告诉记者:“我们都特别感谢这个小伙子,种出来的东西不愁卖,帮助大家解决了销路问题,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把农产品卖出去,并且价格还要更好些。”
记者了解到,杨一曾在义乌做电商6、7年,积累了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现在是杨一回到峨眉创业的第二年,注册了“蜀峨纪”“非品不欢”两个商标,目前平台盈收基本持平,已开始获利。谈到回乡创业的目的,杨一告诉记者:“前年我回家发现大量农产品滞销,因此我萌生了通过自己的电商经验,帮助大家销售农产品。”
借助淘宝、拼多多等网购平台,杨一冬季卖无筋豆,春季卖藠头,4月底开始卖李子,通过销售四季应季农副产品,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把当地各种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电商销售模式拓展了农产品的消费半径,过去大部分罗目蔬菜都只能在附近零散售卖,搭上新零售快车后,不仅为当地农户创造了额外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从城市回来的“新农人”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给村民们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
“特别是对于一些过去没有收入的残疾人来说,意义更加重大,通过到杨一这儿来帮忙打包发货,他们终于领到了自己的第一笔工资。”龙凤村党支部书记刘永林说道:“我们基层党组织将持续发挥作用,帮助新农人留在乡村、融入乡村,真正成长为乡村振兴‘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生力军。”
乡村振兴,是一个需要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接下来罗目镇将持续推进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完善物流等基础设施,为新农人提供更大的施展空间,吸引青年人才回流,让更多新农人驰骋在广袤田野,书写下更精彩的乡村振兴新故事。
记者:沈波
编辑:牟雯静 责编:饶芬 审核:赵忆